康生  

(2012年 蔡明亮導演<<金剛經>>獲選為威尼斯影展閉幕影片  )  

 誦經,是西藏人自古以來的習慣,

以前西藏除了出家人以外,

在家居士識字的人不多,

加上傳統上也不太注意解釋經文,

一般藏人瞭解經文的能力比較弱,

因為大人自己不懂,

遇到小孩好奇來問,也不知道怎麼回答,

會說:唉呀!你回去跟著念就好,

其實這是錯誤的作法。

大陸、台灣的弟子們雖然整體而言,

接受教育的機會比西藏多,

對抄經也不陌生,

可是似乎也不太願意去思考「經文」的意義,

這是漢藏一般居士念佛、拜佛時的共同缺點。

 

▓不同時代漢、藏大師,

  完整保留著佛陀原本真正教法的核心思想

2014年10月,我遵從達賴喇嘛的指示,

開始第一次在台灣講授金剛經,

準備課程的過程裡,

發現不同時代漢、藏大師間雖然有不同翻譯風格,

但是都完整保留著佛陀原本真正教法的核心思想,

這是我們的幸運,

有了歷代譯師的努力,

才有世世代代的佛法傳承。

西藏與印度、中國距離遙遠,

尤其八、九世紀之前,

文化上的交流並不常見,

金剛經卻能流傳到各地,

這是很特別的。

 

▓任何一個起心動念的執著,都像是一朵朵溶於海洋的雪花

在金剛經裡面,

須菩提扮演提問問題角色的菩薩,

他問尊者:

我們怎麼稱這部經的名字?

佛陀說:

「能斷金剛經」。

斷除你所有煩惱和執著,

並不是因為能斷除煩惱,所以叫「能斷」。

並不是像金剛一樣厲害,所以叫「金剛經」。

如果是這樣就太普通了,

佛陀在這裡不是這樣講的,

他說「非金剛經」所以叫金剛經。

佛陀對須菩提給了讓一般人聽了一頭霧水的回答,

他用很甚深的世俗諦和勝義諦二諦不同角度,

給了一個綜合性的回答。

「非金剛經」的意思──

佛陀、或者任何人跟你說這是金剛經,

你會有金剛經的畫面,

你心裡像拍下照片一樣, 

貼上金剛經的標籤,

這就是金剛經要打破的。

佛陀說,因為非金剛經所以叫金剛經,

在世俗的理論上, 

非金剛經,就不能叫金剛經了,

有金剛經,所以叫金剛經,

這是一個執著,還要支持另一個執著。

兩個執著互相支持而已。

因為我們是人不是佛,

佛必須用人的言語表達祂的本意,

他要講金剛經,

當下說金剛經,非金剛經,

金剛經是一個例子而已。

任何一個起心動念的執著,

都像是一朵朵溶於海洋的雪花一樣,

明明降下,

卻又不見了,

徹底斷除、打破所有執著。

佛陀的用詞是這樣,

一般沒有空性概念,

或者沒有正法訓練基礎的話,

是不容易進入的。

 

▓菩薩,為正等覺而勇敢的勇者

金剛經裡面提到「菩薩摩訶薩」,

(摩訶薩是大菩薩的意思,在這裡有特別強調的意思)

很可惜菩薩的名字在中文上沒有翻譯,

事實上菩薩是菩提薩埵,

為了救渡無數眾生、追求無上正等覺,

無所畏懼、行持六般若波羅密多的勇者。

 

▓無所住,超越戲論、超越任何境界的大空性

在金剛經裡面,

佛陀問須菩提:

你覺得恆河沙的數量多不多?

須菩提說:

很多。

佛陀再問:

如果將恆河的每一顆沙子,

再變成恆河沙的眾多沙子數量,可不可數?

這個數量是很誇張的,

我們的腦容量很小,

佛陀開始要砸掉我們的腦袋。

他再問:

三千大千世界裝滿七寶,

無數劫布施給眾生,

功德多不多?

這樣的功德卻比受持、唸誦、學習四句般若經功德少。

慈善家如果捐出好幾億的家產,

全世界都會歌頌他,

但讀誦或傳講四句金剛經給別人聽的功德更大,

為什麼講金剛經給別人聽或讀誦,功德更大?

因為金剛經提供「無所住」這三個字,

無所住,

是超越戲論、超越任何境界的大空性,

能夠斷除所有的執著。

佈施跟執著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,

也許佈施做得越多,

傲慢心越為增長也說不定,

無我空性的智慧跟無史以來的執著呈現對立的關係,

如般若經說的:

內心智慧增長,你的執著一定會下降。

在空性智慧境界裡連空都沒有,

任何相對都是非常虛偽的,

在這個大境界裡,

根本沒有所謂的佈施,

我們的佈施不是為了佈施,

佛陀不需要、不喜歡佈施,

因為沒有佈施的功德。

金剛經裡面並不是叫我們不要做佈施,

而是你的心必須很客觀,

不能只是嘴上說說,

必須實際超越這些觀念,

所以佛陀以很多誇張的比喻,

完全打破我們一般的觀念。

 

每個民族重視自己的文化是很自然的事,

但是真正虔誠的學佛者,

修行態度和文化概念必須分開,

修行是超越文化的,

比如修法時,如果我規定:

大家要供糌粑,不能供飯。

我這樣要求,

是文化的執著,

我可以說糌粑好吃,

但諸佛菩薩不是西藏人,

懂嗎?

我們不能限定必須用朵瑪、糌粑來供諸佛菩薩,

朵瑪是食子,也就是食物的意思,

不一定要有特別形狀。

有時候規矩是必要的,

大家確實比較喜歡有規範,

感覺比較有集體性、安全感。

但請記得,

當你的修行、學習到了一個程度時,

這些東西不能當真。

 

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

 2015.2.4(三) PM7:30 台大集思會議中心 蘇格拉底廳

蔡明亮導演VS澤仁扎西堪布講座訊息

網路報名:http://goo.gl/SoI52t

夢幻  泡影  金剛經

  報名    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tashi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